首页  /  要闻  /  要闻
Uber和滴滴合并大猜想
2016-07-22 17:11:57
1188浏览
经历了2015年的合并之年,对于互联网公司合并的传言人们已经不那么敏感,“看好戏就对了”。而当下,共享出行领域的两大巨头——滴滴出行和Uber几近成为大家最为期盼的一场联姻。

Uber和滴滴合并大猜想

经历了2015年的合并之年,对于互联网公司合并的传言人们已经不那么敏感,“看好戏就对了”。而当下,共享出行领域的两大巨头——滴滴出行和Uber几近成为大家最为期盼的一场联姻。

消息灵通的彭博社已经在7月21日报道称,Uber的部分投资人已经开始要求Uber结束在中国战场的争夺战。怎么结束?双方停战、达成合并是其中一种可能。

“消息人士”的说法是,因Uber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惜计划再投入数十亿美元,引起了投资者们的不满和担心。

烧钱实在烧的太厉害了!据彭博报道,“Uber的一位投资者已经与有意讲和的滴滴股东进行了10余次会议和电话磋商;虽然Uber和滴滴的高管需要进行“停战”谈判,但两家公司的投资者已经在讨论一项潜在的交易。”

根据先于彭博的媒体报道,不仅双方公司的小投资人坐不住了,其高层也进行过互相的接触。Uber投资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伙人比尔•格利(Bill Gurley)就曾在数月前与滴滴总裁柳青在派洛斯福德牧场的Code Conference上进行过简短的交流。

另外,柳青今年还与Uber高级副总裁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见过面——不过这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这场会面所涉及的话题是否包括协议或合作的具体内容。

当然也有人否认——“熟知此事件的另外一位消息人士,从正面对此进行了否认,其表示两家公司目前尚未就交易进行讨论。”

合并的传闻并非第一次。而对于传闻,Uber和滴滴先后给出了回应,双方公关负责人向媒体否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不过,似乎没人能终止传闻的继续发酵。

“烧钱”可能是战争叫停的主要因素

专车大战在中国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而烧钱补贴这件事情滴滴也已经用的驾轻就熟了。尽管如此,对手似乎永远是消灭不完的。

去年年中,Uber 中国团队开始正式发力,从营销到团队、从资本补贴到技术调动,Uber全球在中国地区投入的资源并不算少。Uber中国曾对媒体表示,为在中国扩张业务,其每年至少花费1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和用户。而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公开演讲时也表达过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他表示,“自有至少过去半年,至少有50天我是在中国的”。

中国同样也是Uber全球表现最好的地区之一,仅次于美国。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补贴之上。去年12月,腾讯科技报道称,Uber在中国的每日补贴高达数千万,2015年中国优步已经烧掉15亿美金。针对这些言论,卡兰尼克在今年1月也做出了回应,他说,据他了解,滴滴公司每周要花7000万到8000万美元,每年花4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

而根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财务报告显示,作为占据中国本土打车软件市场最大份额的公司,滴滴快的公司的净亏损已经达到了收入的三倍还多。

在补贴背后,这两家公司对于资本的渴望是极为令人恐惧的。今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轮高达73亿美金的股权和债权融资,这也是全球未上市企业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之一;与此同时,Uber也在6月初宣布获得一笔来自沙特的35亿美元股权融资,随后又被《华尔街日报》曝出计划首次通过杠杆贷款融资10亿至20亿美元。

在双方这轮融资结束之后,Uber最新的估值已经达到了近680亿美元,目前持有超过110亿美元现金和可转债,其中Uber中国的估值约在80亿美金。滴滴最新的估值在280亿美元,现金和可转债达到了100亿美元。

投入了大量现金,却无法及时退出或看到可观的回报,烧钱的马拉松战役还远未结束,这恐怕是投资人们最不愿看到的结局。因此来自资本的压力成了最为可能促使合并的原因。毕竟,这在滴滴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并不少见。

就连卡兰尼克也曾公开表示,“相信未来市场上最终只能容纳1~2家这类公司”(见钛媒体转载第一财经日报报道《Uber和滴滴的相爱相杀还远没有结束》)。

背后资方的重合

在滴滴的资本方中有一个角色值得注意,作为滴滴的财务顾问公司华兴资本,几乎操盘了2015年以来的所有合并事宜,先后主导优酷土豆合并、腾讯入股京东、滴滴快的合并、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等等。

典型的资本方主导的合并还有乐蜂和唯品会、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案例,幕后推手是红杉。不妨看看Uber和滴滴背后的资方关系:

根据公开报道,滴滴较为知名的资方基本上包括淡马锡、DST、软银集团、老虎基金、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中信产业基金、高瓴资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阿里巴巴、腾讯、苹果等。其中,老虎基金和中国人寿在Uber的投资方名单中也有出现。

在滴滴和Uber刚刚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中,中国人寿作为新的投资方都进了参与,在对Uber的投资中,中国人寿还特别强调的是“投资了Uber全球而非Uber中国”。而另外一个共同的投资方——老虎基金,此前一度被认为是58赶集合并案的撮合者。

另外,一些来自大基金或具有大公司背景的投资人也具有一定的撮合可能。“滴滴和Uber大约融资了200亿美元,这简直就像一场战争。但他们不能这样打下去,应该在达到300亿美元之前停火。”滴滴投资人朱啸虎此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

不过,从股权结构上来看,这两家公司有着复杂的投资者关系。根据粗略计算,滴滴快的几轮下来其背后有着19个投资者,而Uber的投资者则高达30多家。如果真的要达成合作或合并的话,其必须要考虑多方的利益,并且Uber全球的估值比滴滴高出2.5倍左右,因此也有人猜测,更有可能的是Uber中国和滴滴达成和解关系。

产品线上的主要流量重合

除了资本的因素,从产品方面来看Uber中国和滴滴的业务也存在合并的可能。Uber中国的产品线和滴滴有着较多的重合,比如双方都有着拼车、专车和高级专车的概念,但其主要流量还是来自最低端的拼车业务。

根据Uber中国公布的最新数据,人民优步+ (UberPOOL)每月在中国15座城市的订单总量已超过3000万单,已在一半的城市取得盈亏平衡,包括在多个一、二线城市盈利。而对应的是,滴滴有顺风车、快车、专车。

按此前披露的文件,滴滴出行创始人、CEO程维设想2020年滴滴各业务版块GMV之比应为:打车占5%,专快车20%,拼车10%,巴士15%,司机端20%,剩余为其他,但目前的实际情况背离了各产品线“均衡输出,互为补充”的原则,专快车业务破千万的订单中,有七成来自快车。

相同之处在于,滴滴的快车和Uber的拼车业务都是需要用高补贴来反哺高流量的。尽管滴滴和Uber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过自己已经在部分城市实现盈亏平衡,但实际情况是,一旦滴滴和Uber出现试图通过减少支出来实现盈利,各界的反对声音就开始出现。比如,近期已经有足够多的媒体报道了滴滴悄悄涨价的事情。

依靠低价产品进行竞争,用户没有黏性,这是滴滴为抢占市场时留下的“恶习”,竞争者们也不得不为此买单,尽管嘴上说着不愿意,钱包却很诚实。

尽管自昨天起传言甚嚣尘上,但滴滴、投资人朱啸虎、Uber公关团队、柳甄(优步中国战略负责人)都先后进行了坚决的否定。柳甄在朋友圈这样说道:

刚到昆明,我们的新城市,深吸一口气——纯属谣言,增长很快,我们很忙,无暇回复。

正忙着继续开发二三线城市潜力的Uber,或许并不想顾及对手的感受,但他们分明在努力赶超,这似乎也是压力的一种;对于滴滴,虽然业务体量大于Uber,但对于这个想拼命赶超自己的“眼中钉”或许感情也是蛮复杂的。

所谓传言,传着传着说不定就成真了。

图文阅读
最新文章
光云科技(688365.SH)拟首次发行4010万股 15日初步询价
2020-05-19 11:27:40
2019义乌电子商务博览会,将于4月11日启幕
2019-04-04 15:39:52
2019义乌电商博览会亮点纷呈
2019-04-04 15:36:58
淘宝首发直播通:12个商品池包含约13万商品
2019-03-29 09:38:05
手机淘宝“特卖区”正在灰度测试
2019-03-26 16:15:32
京东购物圈招募超级合伙人 还配专属经纪人
2019-03-26 09:15:17
天猫国际发2019战略:海外仓与内容化成重点
2019-03-22 09:27:04
小红书上线“品牌号” 并进行五大模块升级
2019-03-21 09:25:05
精选专题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搜